用心教學——天線所舉辦陳蕾副教授教學經驗分享專題講座
(通訊員 張錚)“漫漫三尺講臺路,白筆黑板寫春秋”,靜心教學,潛心育人是教師的天職。11月24日,電子工程學院天線所黨支部在北校區老科技樓A301會議室邀請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電路、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課程教學競賽電磁場組一等獎獲得者陳蕾副教授進行了“用心教學”講座。陳蕾結合自身十余年常規教學以及多次參加講課競賽并獲得不菲成績的經驗,分別從教學競賽和常規授課兩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講座由天線所黨支部支委張鵬飛副教授主持。
針對教學競賽,陳蕾首先簡單介紹了自己參加過的校級、省級和國家級教學競賽,然后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關于教學內容,陳蕾強調,除了注重基本的內容完整性和具有突出點之外,還要能夠“復雜問題講簡單、簡單問題多引申”。在教學方法方面,陳蕾表示一定要教態自然,注意眼神交流,同時針對“嚴格控制時間”這個難題,還提出了準備多套結束方案的寶貴建議。陳蕾表示,雖然是比賽,但也不應該過于突出多媒體的運用、追求形式,也不能過分注重“表演”,要有個人特色,歸根結底還是要“以賽促教”,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將所學應用到常規教學中。
針對常規教學,陳蕾分別從課前準備、課中教學和課后總結三大方面作了分享。陳蕾認為“看懂”和“講懂”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課前準備十分重要,一定要自己吃透知識點,自己寫課件;針對課堂內容,要理清總體脈絡,添加相關的人文、歷史吸引點;課堂中,要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多媒體(音樂、視頻、動畫)和教學方法(提問、練習、節奏變化),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課后要及時聽取學生反饋,課件更是要“常講常新”。
最后,陳蕾表示,多聽別人的課汲取優點、多讓別人來聽自己的課改正不足,才能夠不斷完善自己。當然,無論是參加教學競賽還是常規教學,最重要的都是“用心”二字。教學不僅僅是堆積技巧,更重要的是育人,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講座結束后,電信工程系主任、《電磁場與電磁波》課題組長翟會清教授對陳蕾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所展現的熱情及認真負責的態度給予了高度贊揚,提出教學之本即為“用心”與“熱愛”;鄧軍副教授鼓勵青年教師多參加各類講課比賽,以賽促教,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青年教師劉能武副教授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課程思政”教學的創新相關問題同陳蕾老師及與會教師進行了深入探討。參會教師均表示通過聆聽教學競賽獲獎教師的經驗分享受益匪淺,對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很有幫助。
天線所黨支部副書記李延平老師在總結發言中指出上好課是教師的立身之本,鼓勵青年教師學習陳蕾老師不忘初心、用心教學的精神,要肯投入時間和精力,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爭做新時代人民滿意的“四有”好教師;牢記自己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貢獻。